2025-07-17 15:10:19
引言:
在金融交易、不良资产处置等领域,债权转让是常见的商业行为。然而,当债权经过多次转让后,新的债权人如何申请变更或追加为申请执行人?法院如何审查债权转让的合法性和连续性?本文结合最新司法实践,梳理债权连续转让时的法律要点与实务操作指南。
一、债权连续转让的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9条:申请执行人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依法转让给第三人,且书面认可第三人取得该债权,该第三人可申请变更、追加为申请执行人。
但若债权经过多次转让(如A→B→C→D),法院需审查每一次转让是否合法、连续,以确保最终受让人具备申请执行人资格。
二、债权连续转让的审查标准
1. 债权转让的合法性
转让协议是否有效:需符合《民法典》第545条,不得违反债权性质、当事人约定或法律规定。
是否损害第三人利益:如原债权人存在未清偿债务,转让可能被认定无效(如最高法执监407号案)。
是否规避执行:若转让目的是逃避债务,法院可认定无效(如上海高院“马某逃债案”)。
2. 债权转让的连续性
法院会审查:
每次转让是否均有书面协议;
转让人是否书面认可受让人取得债权;
转让链条是否完整(如A→B→C,不能出现B未实际取得债权就直接转给C的情况)。
典型案例:在(2024)最高法执复37号案中,因李某洪无法证明其与昆明某公司的债权转让关系,导致后续转让链条断裂,法院驳回变更申请。
三、实务操作建议
1. 受让债权前的尽职调查
核查债权来源:确认前手转让是否合法,是否存在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形。
审查执行依据:确保债权基于生效法律文书,且未被撤销或变更。
核实转让对价: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可能被认定为恶意串通。
2. 确保转让文件的完整性
每一手转让均需书面协议;
转让人需出具书面认可文件(如《债权转让确认书》);
必要时办理登记或通知债务人(虽非强制,但可增强证明力)。
3. 申请变更执行人的程序
执行程序前转让:受让人可直接以自己名义申请执行。
执行程序后转让:需向法院申请变更、追加,并提交全套转让文件。
四、风险提示
1. 转让链条断裂风险:若中间某一手转让不合法,后续受让人可能无法取得执行资格。
2. 法院审查尺度不一:部分法院仅作形式审查,部分会深入调查转让背景,需提前准备充分证据。
3. 恶意转让的法律后果:如被认定“虚假转让逃避债务”,可能面临民事无效甚至刑事责任。
律师解析:
债权连续转让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和法院审查标准,受让人应确保转让合法、链条完整、证据充分。在不良资产收购、金融债权转让等业务中,建议聘请专业律师进行尽调,以降低法律风险,确保顺利实现债权。
北京执诺律师事务所 (简称“执诺律所”)成立于2008年 ,执诺全球总部坐落于北京市国贸CBD核心商圈富尔大厦33层,紧邻中央电视台。17年来执诺专注于商事争议解决、境内外非诉业务、重大疑难案件、刑事经济犯罪、职务犯罪、大标的执行案件等领域,现已成为业内优质的法律服务提供商。百余家遍布全球的海外办公室,2000余名海内外合作律师。律所秉承“诚信、创新、高效、负责”的服务原则,坚持“专业化、透明化、标准化”的发展理念,融合互联网、大数据,致力于打造“国际化、专业化、传媒化、定制化”的企业全方位风险防控精品律所。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