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7 16:35:09
引言:
在司法执行实践中,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被注销、吊销或歇业的情形屡见不鲜,这直接导致作为被执行人的公司主体资格灭失,而债权人却面临权利实现无门的困境。当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且公司已经终止却未进行清算时,如何通过变更、追加相关责任主体继续推进执行程序,成为破解“执行难”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结合实务,解析如何有效追加责任人。
公司未经清算即终止引发的执行困境主要表现为三类:
主体资格灭失:公司作为被执行人因注销、吊销等事由丧失主体资格,无法继续作为被执行人;
责任财产悬置:公司遗留财产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或已被股东、实际控制人私分转移;
责任主体缺位:本应承担清算义务的主体逃避责任,债权人缺乏直接追索依据。
二、法定追加情形
1. 基础性规定
-《变更追加规定》第二十一条:作为被执行人的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申请执行人可申请变更、追加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变更追加规定》第二十二条: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被注销或出现被吊销营业执照、被撤销、被责令关闭、歇业等解散事由后,其股东、出资人或主管部门无偿接受其财产,致使该被执行人无遗留财产或遗留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申请执行人可申请变更、追加该股东、出资人或主管部门为被执行人,在接受的财产范围内承担责任。
-《变更追加规定》第十八条:针对股东抽逃出资行为,在抽逃出资范围内追加为被执行人。
-《变更追加规定》第十七条:针对股东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出资,在未出资范围内追加责任。
-《公司法解释二》第二十条:公司未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股东或第三人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规范执行不能案件退出强制执行程序的意见》第二条第六项明确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或其他组织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歇业、终止后既无财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也没有能够依法追加变更执行主体的,可以“终结执行”方式结案。这一规定从反面强调了在存在可追加主体时,应优先变更追加而非终结执行。
适用要件:
-注销程序不合法:未依法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实践中常见股东出具虚假清算报告骗取注销登记,或未履行通知公告义务导致债权人未获清偿。
-导致无法清算:因未清算即注销,客观上造成公司财产状况无法查清,责任财产无法清理分配。如公司账册丢失、财产混同等。
-责任主体特定:仅限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小股东或无过错股东通常不被追加。
典型案例:某贸易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控股股东张某以简易程序办理注销,未通知已知债权人。法院认定张某作为控股股东应承担未清算责任,追加其为被执行人承担全部债务清偿责任。
适用要件:
-公司已解散:包括被注销、吊销、撤销、责令关闭、歇业等解散事由。
-财产被无偿接受:股东、出资人或主管部门在未支付对价情况下取得公司财产,如无偿接收公司车辆、房产、设备等。
因果关系:因财产被无偿接受,导致公司无遗留财产或遗留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如接受财产价值100万元,公司债务200万元,则仅在100万元范围内承担责任。
举证要点:申请执行人需初步证明财产转移事实及价值,被申请人需就支付合理对价承担举证责任。
适用要件:
-出资瑕疵事实:包括未按期缴纳出资、出资不足、抽逃出资等情形。需结合验资报告、银行流水等证据认定。
-公司财产不足清偿:经执行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确认公司直接管理的责任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
责任范围限定:股东仅在未出资或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承担责任,而非无限连带责任。
实务难点:股东以超过诉讼时效抗辩的,法院通常认为股东出资义务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
适用要件:
-书面承诺:第三人(如股东、清算组成员等)向登记机关或执行法院作出书面承诺,自愿对被执行人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注销程序完成:基于该承诺完成公司注销登记。
责任范围限定:仅在承诺范围内承担责任,而非无限责任。
典型案例:某商贸公司注销时,股东卓某向工商部门提交《承诺书》,承诺“对公司未了债务承担担保责任”。执行中法院据此追加卓某为被执行人,但责任范围限于承诺担保的债务。
四、实务操作要点
1.核心证据
-生效法律文书、公司注销证明
-未经清算证明(如无清算报告)
-承诺类:工商档案中的《承诺书》
-财产接收类:资产转移协议、银行流水
-清算责任类:怠于清算证据(如超期未组清算组)、账册灭失证明
2.申请流程
-向执行法院提交书面申请书及证据
-法院审查(可听证)后作出裁定
-不服裁定可提执行异议之诉
五、关键风险提示
债权人:
-①紧盯被执行人动态,发现注销/资产转移立即行动
-②重点收集"未经清算""财产转移""承诺文件"证据
股东/接收方:
-① 逃避清算将面临连带责任
-② 工商承诺文件具有法律约束力
-③ 无偿接收财产需核查债务清偿情况
律师解析:
北京执诺律师事务所赵鑫律师提醒大家:
公司未清算时的变更追加规则,是破解“僵尸企业”执行难的关键制度设计。通过将责任延伸至股东、实际控制人等责任主体,有效防止利用公司独立人格逃避债务,维护交易安全和司法权威。然而,该规则的适用需严格把握法定条件和程序,避免不当扩大责任主体范围,损害股东有限责任这一现代公司制度基石。
北京执诺律师事务所 (简称“执诺律所”)成立于2008年 ,执诺全球总部坐落于北京市国贸CBD核心商圈富尔大厦33层,紧邻中央电视台。17年来执诺专注于商事争议解决、境内外非诉业务、重大疑难案件、刑事经济犯罪、职务犯罪、大标的执行案件等领域,现已成为业内优质的法律服务提供商。百余家遍布全球的海外办公室,2000余名海内外合作律师。律所秉承“诚信、创新、高效、负责”的服务原则,坚持“专业化、透明化、标准化”的发展理念,融合互联网、大数据,致力于打造“国际化、专业化、传媒化、定制化”的企业全方位风险防控精品律所。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