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诺解读|深度解析和解协议的履行:法律视角与实务指南

2025-09-19 11:42:23

当纠纷阴云密布、诉讼风暴临近时,和解协议犹如一条平和航道,凭借灵活、高效、低成本的优势,成为当事人解决争议的优先选择。无论是日常邻里纷争,还是复杂商业纠葛,亦或是民事权益博弈、商事合同纠纷,都能通过和解达成共识。但达成协议仅是第一步,后续履行才是决定纠纷能否彻底化解的关键,以下从多维度解析和解协议履行的核心问题。


和解协议的重要地位,源于其坚实的法律效力根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这一规定为和解协议在执行程序中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奠定了基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进一步细化“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在执行中双方自愿达成的和解协议,对方当事人申请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人民法院应当恢复执行,但和解协议已履行的部分应当扣除。和解协议已经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不予恢复执行。” 这意味着,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后,将产生终结执行程序的法律效力。

实践中,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例如,甲公司与乙公司因买卖合同纠纷诉至法院,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约定乙公司分期支付货款。若乙公司严格按约足额付清每期货款,待最后一笔款项支付完成,该执行案件即宣告终结,此时甲公司即便有异议,也无法再依据原生效法律文书申请恢复执行,充分体现了和解协议履行完毕的法律效力。


明确履行义务主体,是和解协议履行的首要前提。通常情况下,义务主体为协议当事人,但在复杂案件中,可能出现第三方参与履行的情况。比如债务转移场景中,原债务人将债务转给第三方,此时协议必须清晰界定第三方的权利义务及履行方式,避免后续产生混乱。

履行方式的选择同样关键,直接关系到协议能否顺利落地。当事人可约定现金、转账、交付货物、提供劳务等多种方式,但需结合实际情况细化约定,确保具备可操作性与可监督性。以交付货物为例,需明确货物的规格、数量、质量标准、交付时间及地点,防止因约定模糊引发争议,保障双方权益。

履行期限是和解协议的核心组成部分,当事人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期限,并以明确语言写入协议。一旦期限确定,双方必须严格遵守,逾期履行即构成违约。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条,被执行人不履行协议的,申请执行人有权二选一: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或就履行协议向法院起诉。某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三个月内付清拖欠工程款,若发包方到期未履约,承包方可通过上述任一途径维权,要求发包方支付款项及利息,或承担违约责任。

履行期间,双方需保持良好沟通,履行义务方应及时告知对方履行进展,尤其出现可能影响履行的重大事项时,必须第一时间通知。

若因不可抗力等不可预见、不可避免的因素,导致义务方无法按约履行,需立即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同时积极协商调整履行计划。若义务方未履行通知义务,致使对方损失扩大,需对扩大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唯有顺畅沟通,才能避免矛盾升级,保障协议顺利履行。


被执行人不履行协议时,申请执行人可申请恢复执行,申请期限自协议约定履行期最后一日起算,且需适用民事诉讼法关于申请执行期间的规定。

申请时,申请执行人需向法院提交充分证据,证明被执行人未履约的事实。法院受理后会严格审查,若理由成立,将裁定恢复执行;若存在协议已履行、履行期未到或被执行人正在履约等情形,法院将裁定不予恢复,确保双方权益平衡。

申请执行人也可选择就履行协议向执行法院起诉,法院受理后,将裁定终结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并全面审查协议效力、履行情况及违约责任。

若法院认定被执行人未履约,将判决其继续履行协议,并依据协议约定或法律规定,判令其承担违约责任,如支付违约金、赔偿实际损失等,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以物抵债是执行和解协议的常见方式,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法院不得依据此类协议作出以物抵债裁定。因为以物抵债协议本质是当事人约定,其履行涉及物权转移,需通过合法的物权变动程序实现。

履行时,若涉及不动产,需依法办理过户登记;若涉及动产,需按规定完成交付,确保物权合法转移。若一方不履行物权转移义务,另一方可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或就履行协议起诉,维护自身权益。

为保障协议履行,当事人可在协议中约定担保条款。根据相关规定,若担保人承诺被执行人不履约时自愿接受直接强制执行,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后,法院可依申请执行人申请及担保条款,直接裁定执行担保财产或保证人财产。

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等。连带责任保证下,申请执行人可直接要求保证人承担责任,支付被执行人未履行的债务;抵押或质押担保下,可通过法院拍卖、变卖担保物,以所得价款优先受偿,为协议履行增添保障。

和解协议履行涉及复杂的法律规定与实务操作,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当事人达成协议后,需充分了解其法律效力,严格遵守履行要点,做好沟通配合,遇争议时合理选择解决途径,妥善处理特殊情形,才能确保协议顺利履行,实现纠纷彻底化解。


律师解析:

北京执诺律师事务所张玉文律师提醒大家:
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需重视履行环节以彻底化解纠纷。首先,协议需书面记录并签字盖章,明确履行主体,有第三方参与(如债务转移)要写清其权责。其次,履行方式(现金、交货等)需细化规格、时间、地点,履行期限要可行且严格遵守,逾期可能面临对方申请恢复执行或起诉。另外,履行中遇不可抗力等情况,需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避免因未沟通导致损失扩大。以物抵债要办物权转移手续,约定担保需让担保人承诺接受强制执行,保障权益。

北京执诺律师事务所 (简称“执诺律所”)成立于2008年 ,执诺全球总部坐落于北京市国贸CBD核心商圈富尔大厦33层,紧邻中央电视台。17年来执诺专注于商事争议解决、境内外非诉业务、重大疑难案件、刑事经济犯罪、职务犯罪、大标的执行案件等领域,现已成为业内优质的法律服务提供商。百余家遍布全球的海外办公室,2000余名海内外合作律师。律所秉承“诚信、创新、高效、负责”的服务原则,坚持“专业化、透明化、标准化”的发展理念,融合互联网、大数据,致力于打造“国际化、专业化、传媒化、定制化”的企业全方位风险防控精品律所。

联系方式

电话:010-5365927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9号富尔大厦33层
备案号:京ICP备2023009540号-1  

扫码关注公众号